[置頂] 中醫人體人體經絡,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
經絡理論是中醫最基礎的理論,無論是中醫的外治療法,如針灸、推拿還是傷寒雜病論的六經辨證中,經絡理論都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,認識中醫就從了解人體經絡圖開始,人體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,內屬于臟腑,外布于全身,將各部組織、器官聯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。經絡,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。經,指經脈,猶如直通的...
冬季睡眠與養生
冬季是萬物收藏的季節。冬歸大地,寒氣催人,萬物生機閉藏,陽氣潛伏,陰氣逐漸盛極,草木凋零,昆蟲蟄伏,自然界中的許多生物都進入冬眠狀態,以避開寒冷的襲擊,養精蓄銳,以待來年的春天孕育生機。由于自然界因素的影響,人類也與自然生態一樣,冬季晝短夜長,人的睡眠時間相應增多,合理調節睡眠有利于身心情志的...
蘿卜和蘿卜子在中醫中的作用
蘿卜是一種常見的蔬菜,其營養價值非常豐富。蘿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、維生素B、維生素E、胡蘿卜素等多種維生素,同時還含有大量的纖維素、鉀、鈣、鎂、磷等礦物質。這些營養物質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。首先,蘿卜富含維生素C,能夠增強免疫力,提高抵抗力,預防感冒等疾病。維生素C還有抗氧化作用,能夠延緩...
中醫“肝生于左“是什么意思?
“肝生于左”,語出《內經》。《素問》刺禁論篇說:“臟有要害,不可不察,肝生于左,肺藏于右,心部于表,腎治于里,脾為之使,胃為之市。鬲肓之上,中有父母,七節之傍,中有小心。從之有福,逆之有咎”。這段原文是臨床針灸醫生施用針刺治療時應當牢牢掌握的內容之一,更重要地是認識各臟生理病理特點的綱領。歷代...
什么是中醫的正治法和反治法?
正治法,寒者熱治,熱者寒治,虛則補,實則泄;反治法,熱因熱治,寒因寒治,賽因賽治,通因通用。正治法很好理解,比如身體吃了涼食腹瀉了屬于正常生理現象,生理反應是正常的真相就要寒因熱治,這就是正治法。而反治法最關鍵要看透出現的生理現象是否是假象的。比如有句俗語叫冬吃蘿卜夏吃姜,夏天天氣炎熱容易中暑...
中醫的發物是什么意思?有哪些食品是發物?
清代著名溫病學家王孟英早就注意到飲食與疾病的相關性,“人以飲食生,亦以飲食死”。王孟英在《隨息居飲食譜》中正式提出了“發物”的學說。所謂“發物”,就是誘發疾病或使疾病加重惡化的食物。其中大體可分為以下幾類:1.食物本身有毒例如河豚魚,其“肝、子與血至尤毒。或除去此三物,洗之極凈,食之無害。然衛...
氣功與中醫的關系
中國氣功源遠流長,其特點,一是仿生,二是內省。氣功之初是勞動與靜息二種形式的需要,故《素問,移精變氣論》記載:遠古時期人居禽獸之間,動作以避寒,陰居以避暑。漢代封衡也曾說:“能從朝至暮常有所為,使足不息乃快,但覺極當息,息復為,乃與導引無異也。”隨著歲月的流逝,人類的大腦與四肢逐漸完善,思維能...
中醫藥的中華老字號和保密中藥有哪些?
中華老字號,是指歷史底蘊深厚、文化特色鮮明、工藝技術獨特、設計制造精良、產品服務優質、營銷渠道高效、社會廣泛認同的品牌(字號、商標等)。商務部負責全國中華老字號示范創建工作。中華老字號源遠流長,在清末已經形成完善的品牌經營與管理體系。中醫藥老字號是中華老字號的形象代表與象征,在其長期的發展歷史...
豆漿,比牛奶更適合中國人的健康食品
一 豆漿的保健作用1.豆漿中的氨基酸組成與牛奶相近,而膽固醇含量比牛奶低,并含有不飽和脂肪酸。這說明豆漿的營養價值不比牛奶差,甚至在某些方面還優于牛奶。美國一位著名營養學家提供的資料表明,每天喝一大杯鮮豆漿,約3周以后,血膽固醇下降20%。2.豆漿中含有鉀、鐵、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,對人體健康...
山西人傅青主,中醫歷史上的全才
梁羽生有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說《七劍下天山》,其中有一位醫術和武學精湛的大俠--傅青主,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奇士,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。傅山,山西陽曲(太原)人,生于1607年,卒于1684年。明末清初著名學者。傅山的字號多達54個:青主、青竹、僑人、石道人、朱衣道人、酒肉道人、五峰道人、龍池道人、石...
中國大陸中醫藥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名單
院士是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,一般為終身榮譽。在中國,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。陳可冀,中西醫結合內科學(心血管-老年病),中國中醫研究院,1991年韓濟生,基礎醫學(神經生物學)針刺鎮痛,北京大學,1993年董建華,中醫內科學(溫病學-睥胃病),北京中醫藥大...